• Skip to main content
  • 简体中文

Insight for Living Chinese

  • 首页
  • 广播
    • 目前播放
    • 讲道音频库
  • 圣经各卷概述
  • 视频资源库
  • 生命主题分享
  • 关于我们
    • 关于生活之光事工
    • 核心信条
    • 史温道牧师
    • 联络我们
    • 使用条款
  • 自由奉献
  • 应用APP

基督徒的生活

Jun 15 2009

独处:与上帝更亲近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我读到马可福音的时候,我常常在微笑。马可很喜欢“立即(immediately)”这个词。它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经文中。马可提醒我们,在耶稣的生活中充满了你和我不能明白的人和压力。但他也记录:“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 (马可福音1:35)

他为什么这么做?他是个习惯早起的人吗?不一定。早晨是他唯一可以独处的时间。接下来的几句话是说,即使在那时,他们也会找他,当他们发现他说,“众人都找你”(1:36-37)。

一个释义是说,“耶稣,你不能独自呆在这里。老兄,你得回到需要你的人中间。”但是,耶稣需要在清晨和他的天父独处交谈,来过滤一些事情,我的朋友们,我们也需要。

独处对我们有好处。我们的自然倾向总是跟人在一起,总有事做,但让我坦率地说:我从来没有在人群中学习过多么重要的东西。我喜欢和人在一起,但独处会帮助我把那些不必要的东西筛掉,留下最重要的。生活是在独处中建造自己的思想。

我们大家知道,有些人生活在崩溃的边缘,是因为你不断跟人的要求和期望打交道。孩子们,朋友,时间表,和计划拉着你走。你不记得你最后一次独处的时间。我知道我在说什么。

对我来说,我的独处有时候是我的摩托车之旅,有时候是自己走很长一段路。但我会告诉你,每次这样做的时候,都是需要有意为之。从来没有人对我说过:“你需要独处一段时间。”没有,这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出的选择。

我能听到你们中的一些人在想,“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该做什么?”

我发现一个最佳利用独处时间的方式就是写日记。韦氏词典将日记定义为“供个人使用的关于体验、想法或反思的有规律的记录”。我希望你也考虑记日记。你会发现它让你不会失去在独处中获得的最好的东西,这就是让你更接近上帝的心。。

如果你允许我最后说一句:你对上帝、对自己、对那些你最爱的人最大的亏欠就是,你需要让独处成为你生命中一个有意为之的选择。这需要调整你的时间表,但它会使你的生活获得有意义的改变。

Written by Pastor Chuck Swindoll

Jun 15 2009

知足

我和Laurence J. Peter是亲密的朋友。然而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们已经互相 “拜访”过很多次了。我们从来没有握过手,但自从我们的路径交叉,我们在许多观点上都有一致的看法。虽然我从未见过他,但我对他的评论报以微笑,并对他的结论点头。他对我的生活和我周围的人的非凡的洞察力使我感到惊讶。

原因很简单:我有一本他的书《The Peter Prescription》,你也应该来一本!这是一本不起眼的平装书,里面充满了优秀宝贵的原则。他说,它谈论的是“如何变得有创造力、自信和能干”,但我认为他忽略了一个更好的词:如何知足。

我们需要一本书来帮助我们自然体验我们本该体验到的东西,这不是很奇怪吗?不,并不是……当它的主题是知足的时候就不奇怪了…当我们被设定为要参与竞争、获得成就、增加资源、参与斗争,并为所谓的“成功之梯”(几乎没有人能定义)而担忧的时候,我们就不觉得奇怪了。

知足是生活方程式中未知的“X”。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就跟生活在冰屋、吃炸蚯蚓或在自家后院养一只活的大猩猩一样奇怪。

让我们面对事实吧。你和我都担心,如果我们打开了知足的大门,两个不速之客将会涌入:失去威望和变得懒惰。我们真的相信“成为人上人”是值得牺牲一切的。对于骄傲的美国人来说,知足是从出生和上幼儿园之间的孩童,还有退休的人和养老院的人……或者是(这会伤害到)那些不思进取的人才有的一种享受。

停下来思考。人们对一个有着娴熟的机械技能的年轻人的建议是不要满足于在高中毕业后就“定下”一个行业。一个称职、知足、充实的教师如果拒绝了成为校长的提议,就会遭到反对。街角上的超级汉堡店的老板每天都有满满的顾客,就很知足。但是很有可能,自私的野心不会让他休息,直到他开了十个其他连锁街角店,而把知足抛在脑后。在一个部门、公司或军队中担任助理或任何一种支持职务的男人或女人,在被提升到所谓的“最高等级”之前,常常会与不满的情绪搏斗。这适用于家庭主妇和核科学家……水管工和警察……工程师和神学院学生…护工和地毯铺陈人员……艺术家和服务员。

这是一个奇怪的事实,当人们可以自由地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时,他们通常会互相模仿。结果,我们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不满、无能的木偶族,被同样愚蠢的操纵木偶的木偶人操纵着。

现在,听施洗约翰说:“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路加福音3:14)。听保罗说:“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为可喜乐的”,“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哥林多后书12:10;提摩太前书6:8)。再听听另一个使徒的说法:“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希伯来书13:5)

我提醒你们:这并不容易实现。你将寡不敌众,不受欢迎。你必须克制自己不随大流的冲动。即使是最伟大的使徒也承认,“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的”(腓立比书4:11)。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直到你确信你在做对的事情之前,你都不会感到太愉快。

然而,当你深信之后,两件事将会发生:你的木偶提线将被割断,你将获得自由,真正的自由!

Written by Pastor Chuck Swindoll

Jun 15 2009

培养温柔的内心,披上坚韧的外衣

自从开始事奉,我就一直求主,让我在温柔的内心和坚韧的外衣之间取得平衡。保持平衡并不容易。事实上,后者比前者更难。要想充分投入到事工,首先需要有一颗温柔的心。但更大的挑战是披上一件坚韧的外衣。

担任牧职的人很容易成为“避雷针”,他们是被批评的主要目标。我认识的每一位热情的牧者,每一位基督教领袖,每一位基督教作家,都面临着一系列对其言行的批评,其中很多是不公平的。那么你呢?你如何处理论断的言论?就是那些当面贬低你,甚至更糟糕,那些在背后贬低你的言论?当邻居嘲笑你按照圣经的方式教养子女,当小组的一对夫妇质疑你做出的每个决定,当你发现被你称为朋友的基督徒同伴散布你的谣言,你会怎么回应?你是选择坚强温柔地面对,还是因此变得脆弱痛苦?

很少有人能恰当地处理他人的批评。但我们可能都认同,曾有一个人以优雅坚韧的态度处理了批评。

《使徒行传》24章,一位名叫帖土罗的讼棍捏造事实控告保罗,保罗在腓力斯总督面前为自己辩护。阅读本章时,你会注意到保罗直等到控告的迷雾消散,才平静地站起来为自己辩护。保罗的回答启发我们,应该如何在忍受批评的同时,保持内心温柔、外在坚韧。这里有七种方法:

第一,他拒绝卷入被控告的情绪中。这是我们容易犯的第一个错误。面对诬告,我们喜欢反击、抗议、哭泣,或者干脆一走了之。保罗拒绝让自己反应过激。他的开场白令人敌意顿消:“我很高兴能为自己辩护。”(译注:和合本译为“我乐意为自己分诉。”)

很高兴?保罗这时候应该义愤填膺才对!尽管保罗被标为“地地道道的害人虫”(译注:和合本翻为“瘟疫”)和一个“邪教的头目”(译注:和合本翻译为“拿撒勒教党里的一个头目“,参徒24:5),但保罗却高雅地感谢这个辩护的机会。他拒绝被情绪牵动。

当我们降服于指责者的过激情绪,愤怒就会爆发。这种情况下,非理性的反应和冲动的话语会主宰我们的思维。但保罗没有让这种情况发生。

第二,他坚持用事实说话。他说:“你查问就可以知道,从我上耶路撒冷礼拜,到今日,不过有十二天。”他还说:“他们并没有看见我在殿里,或是在会堂里,或是在城里和人辩论,耸动众人。他们现在所告我的事,并不能对你证实了。”(徒24:11-13)。

使徒保罗从不闪烁其词。他以确凿的事实来坚持自己的立场。这一策略使他始终不偏离目标,同时增加了他在总督腓力斯眼中的可信度。

第三,他用清洁的良心讲真话。保罗说:“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我正按着那道侍奉我们祖宗的上帝……我因此对自己勉励,对上帝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徒24:14-16)。

没有什么比清白的良心更好了。它不仅助你安睡,还能让你保持清醒的思维。你不用担心被调查时会露出“马脚”,因为你根本没有所谓的“马脚”!

第四,他澄清了控告的源头。面对批评控告時逃避推脱、打太极拳的人最令人恼火。最糟糕的处理方式之一就是只找身边的人吐槽,比如你的孩子、父母、朋友、或其他基督徒,而不去寻找控告的源头并解决它。你需要一件坚韧的外衣来处理这件事。

第五,他不投降也不退缩。我喜欢保罗这点。他就像咬住你脚踝的斗牛犬,绝不松口!花点时间读一读《哥林多后书》第11章23到33节,保罗经历了被殴打,流血,船失事,被搅扰,濒临危险,逃离城镇,被无端指控……但他没有放弃,没有松懈,没有闭口。

第六,他没有变得急躁或沉浸于苦毒。你知道吗?保罗等待这场审判长达两年,但没有显示出任何苦毒的迹象。他没有急躁,没有怨恨,没有对罗马当局咆哮。保罗相信上帝牢牢掌管着所有的人和事。

第七,他坚立在上帝的应许之上。你知道当我读到《使徒行传》第24章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什么?是一首当我还在上主日学时就会唱的诗歌。

坚立在我主不变的应许上,

当疑虑忧惊的风浪肆意凶狂;

藉神生命言语我稳定坚强,

坚立在我主的应许上。

坚立在我主宝贵的应许上,

永远系在主的爱索上不动荡;

带着圣灵宝剑天天打胜仗,

坚立在我主的应许上。

有人说圣经中有七千多个应许。你这周有抓住上帝的应许吗?抓住几个?两个还是五个?

我们总结一下,保罗是如何应对批评的:他拒绝卷入被控告的情绪;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清洁的良心讲真话;澄清控告的源头;不投降也不退缩;既不急躁,也不苦毒;坚立在上帝的应许上。这样做难道不是很棒吗?这些都来自圣经。这七个方法你都能做到。如果你想要有一颗温柔的内心和一件坚韧的外衣来面对令人难堪的批评,你就必须做到。我也一样。

Written by Pastor Chuck Swindoll

Jun 15 2009

需要勇气

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帕特里克·亨利(美国革命家)、戴维·克罗克特(美国政治家)、约翰·韦恩(著名好莱坞演员、导演和制片人)和先知但以理的混合体。但事实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愿意做任何事来避免与众不同。我们宁愿混入一堆木制品当中。我们最大的一个恐惧是被“群体”排斥,遭到拒绝。

还有其他的恐惧——害怕被认为看上去就很蠢,害怕被谈论和被误解。我们更像是老年版的格列佛,而不是顽强的个人主义者,被微小的恐惧——无论是真实或想象的——所束缚。其结果既可预测,又令人悲痛:我们丧失了勇气。

独自思考、独自抵抗、独自站立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当人群看起来很安全,又很正确的时候。

让我给你四个建议来增强你的勇气:

1“我有责任。”我曾多次在海军陆战队里对自己说过,以至于我听到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就感到厌倦!今天我仍然重复这句话。

2“我不可忘记。”我们不可忘记耶和华我们的神,也不要忘记祂为我们所作的。

3“我要负责。”我对上帝负责,无论我在亚洲,在南美洲的尖端,还是在北极。

4“我从神那里得到我的标准和保障。”不是从我的朋友,不是从我的事业,甚至是不从我自己,基督是我的担保者。

记住:仅仅因为“每个人都在做”,并不意味着它是安全或是正确的。你要一直超越人群去看待问题。在那里它不仅看起来安全而且正确,它的确是安全和正确的。

Written by Pastor Chuck Swindoll

Jun 15 2009

出人意外的平安

低声对自己说:“平安。”你几乎可以感受到你的心灵放松。平静的时候,你会拥有一种内在的自信,就是相信事情不会失控-不管外部情況如何,你的思緒已平穩,内心不再因焦虑而颤抖,你的注意力也集中起来。

但更多时候,平安就像一只抓不住的蝴蝶。即便是基督徒追逐它,也发现它只是遥不可及。也许它是所有美德中最稀有的。真正的平安只有在你决定接受上帝的话时才能找到。

那么,既然上帝应许给我们平安,就让我们探讨一下,如何在最紧张的日子里找到它。当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在以赛亚的预言里,歇息着那只难以捕捉的“蝴蝶”:

坚心倚赖你的,

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

因为他倚靠你。

你们当倚靠耶和华直到永远,

因为耶和华是永久的磐石 。。(赛26:3-4)

让我们逐字分析这个应许,从而发现通往平安的秘密。“坚”的意思是“紧紧依靠支持”。“心”意为“框架或形式”。“坚心”这个短语的意思是,如果你“心思的框架紧紧倚靠上帝,并被上帝支持”,祂将赐给你完全的平安。

你应该倚靠谁呢?上帝。正如经文所说:“你当坚心……倚靠你。”当你信任上帝时,你就会“让自己倒下去”。就像玩信任背摔游戏那样,你背对一群人,然后径直倒下,而他们早就预备好伸出手臂接住你。当你相信上帝,就会扔掉其他所有拐杖,把全部重量都压在那个坚固你、支持你的上帝身上。

上帝扶得住你吗?当然可以。正如第4节中所说,他是“永久的磐石”。

他会怎么保守你呢?他“保守”你,意思是他会“保护或看顾”你,他用“十分的平安”保守你。在希伯来语中,“十分的平安”叫作“沙龙”。上帝会用平安守护你,一种永远的安全,永恒的安息,和完全的平静。

你注意到那种完全的宁静从何而来吗?它不是出于你,而是出于你所依赖和信任的上帝。难怪人类对和平的狂热追求反倒会让他们心灰意冷——他们找错了地方!保罗说上帝赐“出人意外的平安”(腓4:7)。你无法靠控制思想或管理环境获得它。“沙龙”的秘密是信靠上帝。

想要总结一下以上的学习吗?那就是:神使倚靠祂的人,就是那些信靠祂、以祂为坚固磐石的人,得到完全的安息。

那么,今天的你何时需要平安?你正面临一个可怕的局面吗?倚靠祂吧;你感到很恐慌,不知道该怎么办吗?交托给祂吧;你正为工作、爱人、或者无法控制的局面担忧?全部都交给祂吧。因为祂应许说,如果你把你全部的重担交给祂,而不是你自己承担的话,你就会得到平安。

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

不要依靠自己的聪明。

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

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

今天,选择一件令你分心和不安的事,有意识地将它交给上帝。不再试图掌控,放手吧。

谁知道呢,也许你会发现一只平安的“蝴蝶”停歇在你松开的手掌上。

Written by 生活之光 事工

  • « Go to Previous Page
  • Page 1
  • Interim pages omitted …
  • Page 3
  • Page 4
  • Page 5
  • Page 6
  • Go to Next Page »

 
 
 

版权 © 2025 · 生活之光事工.保留全球版权